索引号:610300-12610300435362078U/2020-00006 | |
发布机构:宝鸡市地震局 | 成文日期:2020-12-06 00:00:00 |
名 称: 中共宝鸡市地震局党组关于开展向王月东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 |
有 效 性:有效 | 文 号:宝震党发〔2020〕16号 |
宝震党发〔2020〕16号
中共宝鸡市地震局党组
关于开展向王月东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王月东,男,汉族,生于1966年5月,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宝鸡市陇县地震台台长。该同志1985年2月参加工作,1985年2月至1992年1月为陇县地震台观测员,1992年2月至2019年11月任宝鸡市上王地震台台长,2019年12月任陇县地震台台长。1998年被陕西省地震局授予地震监测预报先进个人,2005年被市政府评为农技推广先进个人,2016年被市政府授予防震减灾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4月被授予宝鸡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在35年的工作经历中,他扎根基层,忘我工作,全心全意、无怨无悔地献身地震监测事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闪耀出不平凡的光辉。王月东同志是我市广大地震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时期防震减灾干部队伍中的先进代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四有”好干部的生动典范。为进一步宣传王月东同志的先进事迹,市地震局党组决定在全市地震系统开展向王月东同志学习活动。
一、学习王月东同志忠于事业、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
王月东同志35年来坚守在偏远的上王、陇县地震台,以台为家,恪守初心使命,不畏艰难险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地震工作者应有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地震工作者,在35年的工作经历中,他扎根基层,忘我工作,全心全意、无怨无悔地献身地震监测事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闪耀出不平凡的光辉。从风华正茂到年过半百,从青春韶华到双鬓斑白,他用青春和赤诚谱写了一曲地震人的《我要去远方》之歌。在他和他的团队的艰苦努力下,陇县、上王两个地震台都取得了一系列的骄人成绩。由他负责的测震项目在全省稳居前列,水氡测项位居全省前列,先后13次荣获全省优秀第一,1996年荣获陕西省地震局科技进步四等奖,并3次获陕西省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荣获全国地震监测工作优秀集体、荣立一等功。学习王月东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对防震减灾事业的无比忠诚,学习他扎根台站、无怨无悔、奉献青春、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
二、学习王月东同志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
王月东同志35年如一日,一心扑在工作上,把震情监测当做自己的第一要务。他凭着对地震工作强烈的好奇心,刻苦钻研,迅速掌握了地震分析、地震速报等关键技术,自学完成了大学本科学历教育,很快就成为台站的观测骨干。在台站一班人的顽强拼搏之下,陇县地震台的测震项目在全省稳居前列,1991年荣获陕西省地震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同年荣获全国监测工作先进集体,时任副省长潘蓓蕾同志亲临台站视察慰问,时任市长李均同志亲笔题字“防震哨兵”,陕西省地震局组织十六个专业地震台台长到陇县台参观学习,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宝鸡日报等新闻媒体多方报道台站的事迹。由于工作实绩突出,1992年2月,王月东同志不到26岁就被提拔担任上王地震台台长。学习王月东同志,就要学习他爱岗敬业、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勤奋努力、刻苦钻研的拼搏精神,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勇于开拓,不断进取,以满腔的工作热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学习王月东同志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
上王、陇县地震台分别地处离市区偏远的大山深处,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在艰苦清贫的工作环境中,王月东同志凭着对地震监测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凭着开朗豁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从当初意气风发的青年直至两鬓斑白,以台为家,一守就是35年,从事着平凡而重要的地震监测工作。2019年12月,他毅然服从组织安排,背起行囊从上王台再次奔赴陇县地震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地震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学习王月东同志,就要像他那样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不忘初心、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为防震减灾事业奉献一切的高尚情操。
全局系统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王月东同志的先进事迹,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与深刻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抗灾救灾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充分认识自己所承担的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以身边的先进人物为榜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将“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工作方针贯彻到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全力实施防震减灾能力提升工程,加强防震减灾科学普及的创新研发,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综合能力,以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推进宝鸡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以实际行动为宝鸡“四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王月东同志先进事迹
中共宝鸡市地震局党组
2020年6月1日
宝鸡市地震局办公室 2020年6月1日印发
王月东同志先进事迹
王月东,男,汉族,生于1966年5月,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现任宝鸡市陇县地震台台长。1985年2月参加工作,1985年2月至1992年1月为陇县地震台观测员,1992年2月至2019年11月任宝鸡市上王地震台台长,2019年12月任陇县地震台台长。1998年被陕西省地震局授予地震监测预报先进个人,2005年被市政府评为农技推广先进个人,2016年被市政府授予防震减灾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4月被授予宝鸡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寂寞清苦为伴,三十五年守台站
1985年初,高中毕业不久的王月东被招录到陇县地震台,当上了一名普通的震情观测员。陇县地震台地处离市区偏远的大山深处,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没有直达班车,班车只通到县城,从县城再去台站时的几公里路,多数情况下要靠自己想办法,走路上班就成了家常便饭。80年代初的地震台,冬天室外白雪皑皑,室内洗脸盆里前夜放置的水早上起来能结一层厚厚的冰块。夏天的蚊虫叮咬之处皮肤红肿此起彼伏,奇痒难耐。时不时的,窗外或床前便会窜出一条长长的蛇,扬着头、吐吐信子,和你开个玩笑,而人早被惊出了一身冷汗。如遇暴雨冲路,或是积雪覆山,地震台就成了与世隔绝的一座孤岛,能对话的只有寂寂空山和一组组枯燥的监测数据。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王月东同志凭着自身对地震监测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从当初意气风发的青年直至两鬓斑白,一守就是35年,以台为家,在艰苦清贫的工作环境中,从事着平凡而重要的地震监测工作。在他和他的团队的艰苦努力下,陇县、上王两个地震台都取得了一系列的骄人成绩。由他负责的多个测震项目在全省稳居前列。其中水氡测项先后13次荣获全省优秀第一,1996年荣获陕西省地震局科技进步四等奖,所在团队3次获陕西省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荣获全国地震监测工作优秀集体、荣立一等功。他本人1998年荣获陕西省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报先进个人,2005年被市政府评为农技推广先进个人,2016年被市政府授予防震减灾工作先进个人。
工作就是事业,再苦再累雄心在
在地震预报尚属于世界自然科学难题的客观情况下,地震台站的监测工作和监测数据,就像防震减灾这座大厦的一粒粒不起眼的砂石一样,虽碎小但很重要。碎小的似乎看不到一点价值,重要的是地震预报意见的形成却完全来自于对一组组监测数据的科学分析。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在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的提高,难点在地震预报的突破,而这个突破首先取决于由什么样的人来从事这项工作。所以说,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且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地震监测工作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刚进入地震台从事测震工作时,他凭着对地震工作的好奇心而夜以继日的刻苦学习,很快就成为台站的观测骨干。在人员少、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他迅速掌握了地震分析、地震速报等关键技术。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陇县台测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数量在全省十七个台站中是最多的,这样以来,分析和速报地震的工作量就相当大,而就是在大量的分析和速报的工作实践中,使得他的业务能力迅速提高,牢牢占据了台站观测骨干的位置,而且在全省地震分析业务中榜上有名。在台站一班人的顽强拼搏之下,陇县地震台的测震项目在全省稳居前列,1991年荣获陕西省地震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同年荣获全国监测工作先进集体,时任副省长潘蓓蕾同志亲临台站视察慰问,陕西省地震局组织十六个专业地震台台长来陇县台参观学习,市地震局组织机关全体人员赴台学习,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宝鸡日报等新闻媒体多方报道台站的先进事迹。由于工作实绩突出,1992年2月,王月东同志被选调上王地震台担任台长。
坚守初心使命,甘当人民“守夜人”
八、九十年代地震台与外界联系工作靠的就是一部老式拨号电话机,为了通讯方便,电话机也放置在室外院子里,有时半夜三更警报器一响,震情就是命令,从床上一跃而起奔赴测震室分析震情,填写震情卡片,跑至院子拿起电话机立即上报地震三要素,而这一系列的工作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多数情况下来不及穿外套,大冬天的能披件外衣就是幸事,也正因为如此,感冒反复不断,王月东的鼻窦炎也就是从那时落下病根。初到上王台,比起测震观测,最难的莫过于水氡采样。从台站到采水点每天来回6公里的山路,崎岖又狭窄,两边杂草丛生,如果台站工作人员不及时进行清理,路就淹没在杂草丛中分不清彼此。遇冰雪天气,一手拄根棍子做拐杖,一手拿着采样包,时不时滑倒摔得人仰马翻,但怀里还要牢牢的抱紧采样包,以防里面的玻璃扩散瓶摔碎。王月东本人被摔倒的次数已经记不清了,但在采样的路上被摔伤的右脚上留下的伤痛,一到阴雨天气便阵阵作痛提醒着他工作的艰辛,但这也更激发了他迎难而上,立志改变这落后工作条件的决心。在他的多次努力争取下,2015年,由台站至采样点的3公里小路硬化成了水泥路。2010年8月1日上王地震台驻地突降特大暴雨,山洪暴发,台站的测震、形变观测房和大门、围墙被洪水冲走,台站的监测设施和人员安全受到极大威胁,王月东同志临危不惧,组织在台人员抢救台站财产,搬移观测设备,并冒着被洪水冲走的危险,帮着河边的村民转移财产。眼看着村民的房子和台站的大门、围墙被洪水冲走,在没有退路的紧急情况下,将台站重要监测设备抢搬到较高位置后,他组织人员从后墙翻出,躲过了一劫。这次洪水之大,百年未遇,台站的损失巨大,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全被冲毁。在大灾之后的半个月时间里,他和台站一班人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即便是在洪水发生的当天也没有使观测工作中断。由于测震台属24小时值班制,加之工作条件艰苦,生活不规律,他本人还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妻子也因患有严重的肺部疾病而失去工作能力,乡下年近八旬的母亲也无人照料。一边是家庭的实际困难,一边是自己热爱的监测预报事业,在这样两难的境况下,他依然义无反顾的舍弃回市上工作的机会,2019年12月,背起行囊从上王台再次奔赴陇县地震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地震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到任不久,史无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由武汉而蔓延至全国,适逢春节,他一方面安排好台站的值守和观测工作,带头值班;另一方面严格按上级要求搞好疫情防控工作,在交通管制、防控用品奇缺的情况下,他放弃回宝鸡轮休,暂住台站,停止一切对外往来,严格管控,保护台站人员,保证观测工作。自疫情发生以来,台站的每一位同志和每一项工作均未因疫情受到丝毫影响,既保证了本台工作的安全运行,又为局系统的防控工作作出了积极的努力。按照市委关于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有序正常运行的通知精神,王月东同志也和台站一班人稳步有序的谋划和推进本年度的各项工作,把因疫情而受到影响的工作进度加班加点的赶回来,为推进全市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平稳有序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